Heptabase 可以在手機、平板上編輯標籤啦!

2023/12/02 Heptabase 可以在手機、平板上編輯標籤啦!
2023/12/02 Heptabase 可以在手機、平板上編輯標籤啦!

使用 Heptabase 最令人期待與興奮的是
看到上方的更新橫條,以及在官方的 DC 社群中 announcement 出現紅點點 😂

就在 2023/12/02 號這天,以為只是單純的修復 Bug,看到這一行小彩蛋於是就趕緊去嘗試了!

2023/12/02 Heptabase 可以在手機、平板上編輯標籤啦!
2023/12/02 Heptabase 可以在手機、平板上編輯標籤啦!

更新重點

  • 可以在手機版中,為卡片、日誌、PDF 管理標籤了!
  • 可以使用已建立好的標籤(Tags)
  • 還無法在手機版中創建新標籤(Tags)
  • 目前發現一個小Bug,就是手機版的標籤無法打中文,已回報官方處理囉!

在 Heptabase Mobile app 上為卡片上標籤的方法及步驟

可以到這邊看影片版操作唷! ➡️ Instagtam: StartAndKeep
  • 點擊右上角三個點點
  • 選擇 Manage tags
  • 直接選擇已存在的標籤,或者搜尋
    • 2023/12/02 還無法輸入中文,官方正在改善中
    • 2023/12/05 官方就通知我已經修復囉!
  • 選擇之後會出現在上面,且右邊有一個藍色勾勾
  • 如果要取消的話再點擊一次即可
在 Heptabase Mobile app 上為卡片上標籤的方法及步驟
在 Heptabase Mobile app 上為卡片上標籤的方法及步驟

結語

雖然是個小更新,沒有影片跟 announcement,但是這次的更新對移動端用戶來說頗重要的

在手機上的實際應用,等我整理完畢後再來更新吧!

Read more

Heptabase Voice Note 使用教學、實測心得與完整攻略:一站式從語音轉文字、筆記整理到知識管理整合的 5 個技巧與 6 大情境應用

Heptabase Voice Note 使用教學、實測心得與完整攻略:一站式從語音轉文字、筆記整理到知識管理整合的 5 個技巧與 6 大情境應用

前言 Heptabase 在 2025/4/2 在手機版(Mobile App) 推出了 Voice Note (語音轉文字),讓你可以直接透過講話記錄靈感或筆記。 雖然目前剛推出,功能是最基本的,但經過我實測 * 混雜著中英文都還滿準確的 * 在吵雜環境中測試效果也很好 我以前總覺得,對著手機講話好像是「長輩才會做的事」。 但實際體驗過語音輸入之後,才發現它真的太方便了,用久了會漸漸愛上 畢竟人類講話的語速平均每分鐘大約可以達到 100 到 150 個字,通常都比打字還要快 我國中時還曾參加過校內的中文打字比賽,一分鐘能打到 177 個字,平常用手機打字的速度也常讓身邊的人驚呼:「你打字也太快了吧!」 但就算再怎麼會打字,還是有很多情境是沒辦法好好打字的——比如在走路、做家事、開車,或是手沒空的時候,這時候語音輸入就超級實用。 這次拖了好久才發布這篇文章,除了被本業跟家庭事務轟炸之外,我也實測了好一段時間,因為我原本搞不清楚 Voice Note

By RTsai
用 Heptabase 做時間管理/任務規劃:Journal Card 一鍵部署到白板變行事曆,輕鬆搞定待辦清單!

用 Heptabase 做時間管理/任務規劃:Journal Card 一鍵部署到白板變行事曆,輕鬆搞定待辦清單!

前言 Heptabase 的 Journal Card 可以很快速、隨意地寫下靈感,又或者作為任務管理、待辦事項的頁面, 但這些 Journal Card 就像層級架構的筆記一樣,若不拉到白板上,就只能一天一天的單點查看 所以我都會把他們排列在白板上鳥瞰,以前需要每個月安排個 3-5 分鐘來手動排到白板上,然後一個一個改日期,現在不用了! 2025/3/28 Heptabase 更新 v1.54.0 版本後,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只要「一鍵」,你就能輕鬆地把 Journal 卡佈署到白板上變成行事曆!更能一鍵佈署最多三個月的份到白板上,把每天紀錄的靈感、思緒、脈絡,一目了然攤在眼前 現在不僅可以更輕鬆地安排未來待辦事項,也能指定某個日期區間來做覆盤。 以前 Journal Card 有什麼限制? * 每月需手動排列 以前若想在白板上做整理,得先在白板上建立「

By RTsai
一塊 1.25 公斤槓片帶給我的啟發

一塊 1.25 公斤槓片帶給我的啟發

當生活停滯不前,遇到瓶頸、感到迷失問題不一定出在不夠努力、能力不好可能是事情拆分得不夠細 就像在肌力訓練中,我們常以為只是一點小加重其實已經超過適合舉起的重量這就是為何我們總是卡在瓶頸,無法持續前進 這是我從一片 1.25 公斤的槓片得到的啟發 去年底在我們單位的轄內一間健身房宣布結束營業 他們打電話來跟我們說可以前往現場任選器材 抵達現場後,我環視全場 大部分的器材已經被掃空 而想要拿的器材他們要賣掉,所以都不能拿 還好我有肌力體能教練的基礎可以判斷 別人不想要的東西,對我而言可能都是寶物 首先在散亂的器材堆中 我先找到了一片被壓在底下的 1.25 公斤槓片,但在附近卻看不到另外一片 「有一片,一定會有另一片!」 我心裡這樣想 於是我開始了漫長的尋找 我仔細翻找每一台器械,檢視每一個角落 尋找將近一小時 我終於找到了另一片小槓片! 雖然是僅有1.25公斤的小槓片,我卻無比興奮 因為我們單位沒有,但他卻如此重要 因為對上肢訓練而言 每次增加的重量建議僅為2.5至5磅(約1至2公斤) 但是多數健身

By RTsai
0%

文章目錄